每年供暖前对散热器进行全面检查,可提前排除故障、确保供暖效果。以下是从系统安全、设备状态到使用体验的全流程检查指南,附操作细节和避坑提示: 一、供暖系统整体排查:避免跑冒滴漏 1. 检查管道与接口密封性 重点部位: 散热器与进出水管的连接处(螺纹接口、法兰盘)、阀门阀芯、排气阀接口(易因热胀冷缩导致松动)。 老旧管道的焊接处、弯头位置(长期锈蚀可能出现砂眼漏水)。 操作方法: ① 用干抹布擦拭接口处,观察是否有水渍或锈迹(如有,立即标记)。 ② 对疑似漏水点,可涂抹肥皂水,若产生气泡则说明漏气 / 漏水,需及时拧紧或更换配件。 2. 测试系统压力(关键步骤) 适用场景:集中供暖小区通常在试水前会统一打压,自采暖用户需手动测试。 操作步骤: ① 关闭所有散热器阀门,从入户总阀处缓慢注水,同时打开最高处排气阀排出空气。 ② 用压力表监测系统压力,升至 0.6-0.8MPa 后保压 30 分钟,压力下降不超过 0.05MPa 为正常,若持续降压需排查漏点。 二、散热器本体检查:性能与安全双保障 1. 外观与材质老化检测 钢制散热器: 查看内壁防腐层(若有裸露钢管,用磁铁测试 —— 优质防腐层不吸磁,劣质产品可能因防腐脱落导致生锈)。 表面涂层是否开裂、鼓泡(如静电喷塑层脱落,需补漆防止氧化)。 铜铝复合散热器: 用手按压铜铝结合处,若有松动或异响,可能存在脱焊(可用放大镜观察焊缝是否连续)。 铝制外壳是否有变形、划痕(影响散热效率)。 2. 散热效率预判 摸温差:供暖前可手动通水(水温 40-50℃),触摸散热器表面,若局部温度不均(如上热下冷),可能是内部积气或管道堵塞,需排气或清洗。 算片数:根据房间面积复核散热器数量(如 15㎡房间需 1500-2250W 散热量),若片数不足,提前联系商家加装。 三、阀门与配件维护:确保控制灵敏 1. 各类阀门功能测试 阀门类型 检查要点 故障处理 入户总阀(球阀 / 闸阀) 开关是否顺畅,手柄是否松动(长期未动易生锈卡顿)。 滴入机油润滑,若无法转动需更换阀门。 温控阀(自动调节阀) 旋转温控旋钮,观察阀芯是否联动(如设定 20℃时,阀门应半开),避免阀芯卡死。 清理阀芯内杂质,或更换温控模块。 排气阀(手动 / 自动) 手动排气阀:拧开排气时是否有顺畅气流(若出水或无气,可能堵塞)。 自动排气阀:顶部浮球是否灵活(卡住会导致无法排气)。 用细铁丝疏通排气孔,自动阀需拆解清洗浮球。 2. 配件老化更换 橡胶密封圈(接口处):使用超过 5 年的密封圈易硬化开裂,建议每年更换(成本低,可网购对应规格)。 压力表(自采暖系统):检查指针是否回零,若误差超过 0.1MPa 需校准或更换,避免压力监测失灵。 四、供暖前准备:排气、清洗与布局优化 1. 彻底排气:解决 “气堵” 问题 手动排气步骤: ① 供暖试水时,先打开入户总阀 1/3,缓慢注水防止冲击。 ② 逐个打开散热器排气阀(顺时针拧松 1-2 圈),直至流出连续水流后关闭(排气时用毛巾遮挡,避免喷水)。
自动排气阀维护:若系统频繁积气,可能是自动排气阀失效,可拆下用清水冲洗内部杂质,或更换为带止回功能的排气阀。 
2. 按需清洗散热器 判断是否需要清洗: 散热器表面温度逐年降低,或进出水管温差超过 5℃(进水热、回水凉),可能内部结垢。 集中供暖用户建议每 3-5 年清洗一次,自采暖用户可延长至 5-8 年(水质较好时)。 清洗方式: 简易清洗:用专用清洁剂(如弱酸性除垢剂)注入系统,循环 30 分钟后排出,重复 2-3 次。 专业清洗:联系供暖公司用高压脉冲设备清洗(费用约 80-120 元 / 组),避免自行拆解导致漏水。 3. 优化散热布局 移除散热器前方遮挡物(如家具、窗帘),确保散热空间≥15cm(遮挡会降低 30% 以上散热效率)。 检查散热器安装是否垂直(偏差≤5mm),倾斜可能导致水流不均,影响局部散热。 五、特殊场景检查:老旧小区与自采暖用户 1. 老旧小区重点关注 铸铁散热器:检查砂眼漏水(可用粉笔涂抹表面,渗水处粉笔会变湿),超过 20 年的铸铁片建议整体更换(承压能力下降,易爆裂)。 镀锌钢管:查看管道锈蚀程度,若内壁结垢厚度超过 2mm(可用管道内窥镜检测),需更换为 PPR 管或铝塑管,避免堵塞。 2. 自采暖系统额外检查 壁挂炉与散热器的联动测试:启动壁挂炉,观察散热器升温速度(15 分钟内应明显发热),若升温慢可能是循环泵功率不足(需更换更大流量泵)。 膨胀水箱压力:关闭系统后,用压力表测量膨胀水箱压力应保持在 0.1-0.15MPa,低于 0.05MPa 需补水(否则系统易气化异响)。 六、应急处理:试水期间的常见问题 1. 轻微漏水临时处理 接口处渗水:用生料带缠绕螺纹接口(顺时针缠绕 5-6 圈),再用扳手拧紧(力度适中,避免拧裂管件)。 散热器砂眼漏水:用肥皂或口香糖临时封堵,同时联系维修人员(长期需焊补或更换)。 2. 系统异常响应 试水时压力骤降:立即关闭入户总阀,检查是否有管道爆裂(重点查看吊顶、墙角等隐蔽处),切勿强行继续注水。 散热器异响:若发出 “咕噜” 声,可能是空气未排净,需重新排气;若为金属摩擦声,可能是支架松动,需加固底座。 总结:供暖前检查时间表 提前 1 个月:联系供暖公司确认试水时间,采购密封圈、生料带等备用配件。 试水前 3 天:完成阀门润滑、排气阀测试,清理散热器周边杂物。 试水期间:全程在家观察,记录压力变化,发现漏水立即关闭阀门并报修。 正式供暖前 1 周:再次排气,检查温控阀设定温度(建议 18-20℃,节能且舒适)。 通过系统化检查,可将供暖故障概率降低 80% 以上,同时延长散热器寿命 3-5 年。若对操作不熟悉,建议联系专业供暖公司上门检测(费用约 50-100 元 / 户),避免因自行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。
以上就是鑫尔美散热器厂家为大家带来的‘每年供暖前,用户需要对散热器做哪些检查?’相关内容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想要了解更多暖通知识,请多多关注鑫尔美散热器官方网站。 本文来自:http://www.xemsrq.cn/NewsView.asp?ID=610&SortID=1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