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 |
|
 |
资讯搜索 |
|
|
|
 |
|
|
|
|
 |
散热器选购小技巧 |
| 选购散热器时,不仅要考虑散热效果,还要兼顾材质、尺寸、适配性等多方面因素,避免出现 “买错型号不散热”“安装后不匹配系统” 等问题。以下是实用的选购小技巧,帮你选到合适的散热器: 一、先看材质:根据供暖水质选,避免 “水土不服” 散热器材质直接影响使用寿命和散热效率,需结合当地供暖水质(碱性、酸性、水质硬度)选择: 钢制散热器 优点:散热快、承压能力强(适合集中供暖高水压)、造型多样(可做平板、弧型等)。 缺点:易被氧化腐蚀(怕 “氧腐蚀”),不适合水质偏酸性或频繁启停的独立供暖(如自采暖壁挂炉系统)。 适配场景:北方集中供暖(水质中性、系统密闭性好)。 铜铝复合散热器 优点:耐腐蚀(铜水道抗酸碱,铝 fins 散热快)、重量轻、寿命长(可达 15-20 年),适合水质复杂(如南方部分地区水质偏硬、酸性)或自采暖系统。 缺点:价格稍高,铜铝接口若工艺差可能漏水。 适配场景:南方自采暖、水质较差的集中供暖。 铸铁散热器 优点:极端耐腐蚀(老式铸铁散热器的 “强项”)、价格低。 缺点:笨重、散热慢、外观老旧,逐渐被淘汰,仅适合复古装修或临时过渡。 铝合金散热器 优点:轻便、散热效率高(铝导热性好)。 缺点:纯铝易被碱性水质腐蚀,需选经过防腐处理的 “工程铝” 材质,适合水质偏中性的自采暖。 小提醒:不确定水质?可咨询小区物业或供暖公司,或优先选铜铝复合(兼容性更强)。 二、算对尺寸:“按需选大小”,避免散热不足或浪费 散热器的散热能力用 “散热量(W)” 表示,需根据房间面积、保温情况计算: 算面积:每平方米所需散热量参考(北方集中供暖约 80-100W/㎡,南方自采暖因保温差需 100-120W/㎡)。 例:15㎡卧室,北方需 15×100=1500W,南方需 15×120=1800W。 看单片散热量:产品参数会标注 “单片散热量(如每片 200W)”,用总需求 ÷ 单片散热量 = 所需片数(向上取整)。 留余量:窗户边、外墙处的散热器需多算 10%-20% 散热量(避免冷风影响)。 注意:同材质下,片数越多、高度越高(如 1.8 米比 1.5 米),总散热量越大,但需结合墙面空间(避免挡住插座、开关)。 三、适配供暖系统:别让 “型号错了” 白花钱 散热器需与家里的供暖系统匹配,否则可能不散热或损坏: 按供暖方式选: 集中供暖(高水压、大流量):选钢制、铜铝复合(承压≥1.0MPa)。 壁挂炉自采暖(低水压、小流量):优先铜铝复合(水流阻力小),避免选钢制(易因水流慢导致内部氧化)。 按连接方式选: 老房明装:选 “单管串联” 适配的散热器(如带旁通阀设计,方便单组检修)。 新房暗装:多为 “双管并联”,可任意选造型(注意进出水口方向,有左进右出、下进下出等)。 看接口尺寸:常见接口有 4 分(DN15)、6 分(DN20),需与家里管道一致(可让安装师傅提前测量)。 四、细节藏 “好坏”:认准这 3 个关键点 防腐工艺: 钢制散热器:看是否有 “内防腐涂层”(如电泳防腐、有机涂层),优质产品会标注防腐等级(如达到欧洲标准)。 铜铝复合:看铜水道厚度(≥0.8mm 更耐用)、铝 fins 与铜芯的贴合度(缝隙小则散热好)。 焊接 / 接口质量: 钢制 / 铜铝:观察焊点是否平整、无毛刺,接口处是否有漏水痕迹(可要求看样品试压报告)。 阀门配件:自带的放气阀、控制阀建议选铜质(耐用),避免塑料阀(易老化断裂)。 外观与实用性: 表面:静电喷涂工艺更耐刮擦,颜色均匀(避免局部掉漆)。 附加功能:卫生间可选 “背篓式”(带毛巾杆),客厅选矮片(不挡窗帘),卧室选圆角设计(防磕碰)。 五、避坑提醒:这些 “陷阱” 要躲开 别只看价格:低价钢制散热器可能偷工减料(管壁薄、无防腐),用 1-2 年就漏水; 不盲目追求 “大散热量”:片数过多会增加系统负担,反而影响整体循环; 问清安装服务:散热器 “三分产品,七分安装”,优先选包安装的品牌(避免安装不当导致漏水),并约定质保期(材质质保≥5 年,漏水维修时效等)。 总结 选购散热器的核心逻辑:材质适配水质 + 尺寸满足散热需求 + 系统接口匹配 + 细节工艺过关。建议先测量房间面积、确认供暖方式和水质,再结合预算(钢制性价比高,铜铝复合更耐用)挑选,最后优先选知名品牌(售后更有保障)。
以上就是鑫尔美散热器厂家为大家带来的相关内容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想要了解更多暖通知识,请多多关注鑫尔美散热器官方网站。 | | 来源: |  |
|
|
 |
|